额济纳旗驼铃鸵影双翼振驮起乡村致富梦
- 发布日期:2025-02-26 16:57
- 浏览次数: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牧户”四方联动发展模式,立足“驼产业”发展根基,以《阿拉善盟支持鸵鸟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契机,紧盯政策红利,结合市场需求,转变发展思路,让嘎查产业发展由“驼产业”的“单引擎”带动,变为“驼产业与鸵产业”的“双引擎”驱动,由党支部牵头打造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为进一步提升嘎查集体经济增添“新动能”。
一是统筹施策锚定鸵鸟产业发展新思路。达来呼布镇乌兰格日勒嘎查干旱少雨、风沙大、昼夜温差显著,传统农牧业难以扎根,土地长期处于低效利用状态。但恶劣环境却与原产于非洲干旱荒漠的鸵鸟习性高度适配。鸵鸟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抗病力强等特点,饲料来源既广泛又便宜,养殖成本低。鸵鸟养殖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发展模式,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嘎查地区的自然资源,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增收致富。达来呼布镇主动作为,前往巴彦木仁苏木现场实地参观养殖基地,考察借鉴鸵鸟标准化养殖基地项目建设,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了解了巴彦木仁苏木在鸵鸟产业养殖规模、品种选择、饲养管理、孵化繁育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为激发嘎查发展集鸵鸟养殖、孵化、育雏、加工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夯基础、添动力。二是引进鸵鸟企业开创产业发展新格局。鸵鸟养殖作为一种新兴的、具有独特优势的特色产业,不仅为农牧民带来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达来呼布镇积极对接“华夏董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远赴北京与集团公司高层开展面对面交流,就鸵鸟养殖试点运行、空间布局、未来规划等全链条产业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交换意见。最终于2024年12月成功促成企业与达来呼布镇乌兰格日勒嘎查签订《鸵鸟养殖产业发展协议》,建设鸵鸟养殖繁育试点基地。截至目前,已有300余只鸵鸟进驻乌兰格日勒嘎查鸵鸟养殖基地。仅现有繁育基地场地租赁费用及上下游全产业链共同发展可每年为嘎查集体增收10.7万元。三是多元发展布局鸵鸟产业发展新路径。鸵鸟不仅肉和蛋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而且羽毛、皮、腿骨等部分都可以回收利用,鸵鸟油也是化妆品的重要原料,养殖前景十分广阔。与此同时还具备极高的文化旅游、科普教育属性,鸵鸟产业的蓬勃发展,将有效带动上下游全产业链共同发展。目前,达来呼布镇以与华夏董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具体包括文体展示、赛事活动以及更大规模繁育养殖基地建设等内容,可每年为嘎查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截至目前,鸵鸟产业相关项目已为嘎查集体经济增收30.7万元。
下一步,额济纳旗将立足实际、科学施策,继续深入落实各项养殖扶持政策,指导嘎查深耕“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牧民”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探索形成集鸵鸟养殖、孵化、育雏、加工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积极探索增加制作羽毛、蛋壳、油等深加工产业,同步利用鸵鸟养殖场景与荒漠风光,开发特色旅游线路,融合科普教育、观光体验,开发骑鸵鸟、喂鸵鸟等休闲观光项目,拉动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发展,有效延长鸵鸟产业链条,增加鸵鸟的附加值,进一步激发嘎查经济活力,促进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