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义务教育
索引号: 111529230117680071/2022-01212 发布机构: 额济纳旗教育体育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义务教育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22-10-14
公文时效:

额济纳旗各中小学校开展多彩课后服务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双减”政策要求,进一步丰富校内课后服务内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额济纳旗各学校结合实际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取得良好效果。

政策保障。额济纳旗委政府高度重视,以建设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提高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双减”工作的主要目标,制定印发《额济纳旗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建立额济纳旗“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2022年秋季学期召开系统工作部署会议2次,明确各自责任、形成工作合力。自2021年秋季起建立监督举报平台,设立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邮箱,聘请2名盟级“双减”社会监督员、6名旗级“双减”社会监督员,将12名网格员纳入社会监督员。

管理机制。三所义务教育学校先后落实“一校一案”,建立作业公示制度,通过制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严禁杜绝任教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行为,让校内“双减”工作开展有制度保障。严格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切实做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校或班级测试实行等级制,不张榜公布成绩或排榜,规范书面作业布置,一至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不超过60分钟,七至九年级不得超过90分钟。同时,各学校均与家长签订《课后服务协议书》,明确了家校课后服务期间学生安全责任,做到家校无缝对接,确保学生人身安全。教务处制作并向班级分发《作业公示记录册》,要求教师真实记录每天作业量,教务处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作业超量或家长反映作业多的情况,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调整作业量。

服务时间。按照每周5天,每天课后服务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要求分别开展,为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学校实行弹性下班制度。

服务内容。2022年秋季学期起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安排专人指导提升学生课后活动内容,全面落实作业管理、作业公示制度。在课后服务开展期间,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指导,课后服务内容主要以答疑解惑、作业辅导、课外阅读、校本课程(音体美兴趣小组)、劳动教育、团队活动等为主,为传承传统民族特色文化,蒙古族学校开设了蒙古象棋、陶布秀尔、书法、手工、足球、博克、夏嘎等25个兴趣小组。

经费保障。按照自治区、盟级文件规定的财政补贴标准342(元/年·生)和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228(元/年·生)标准执行。

特色做法及取得成效

优化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学校实行包级领导听课观班制度,每个年级有一名包联领导“蹲点”,每周至少听一节课,指导课堂教学。规范课堂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精准分析学情,以学定教,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打造“有效课堂”有效高质的教学模式,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安排90余人次的展示课,课后并围绕《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评一致性”开展教研组内评课研讨。利用周末时间以线上形式讨论交流一周内教学情况,梳理问题、改进线上课堂教学及管理方式、交流作业布置批改情况。

开展形式多样团队活动。以中华传统文化节日为主题,开展班团队主题教育活动。开设“民乐、合唱、舞蹈、电子琴、轮滑、篮球、足球、跳绳、衍纸手工、绘画”等多个精品社团,丰富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学习、爱环保等好习惯。开展校园垃圾清理、帮助牧民打扫卫生等,培养学生爱劳动意识;在校园内为树木、绿植浇水,培养学生爱绿护绿意识;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读圣贤书,做文明人’”读书分享会、“经典照亮人生-悦读书、悦成长”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组织开展“回归田园”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在2022年暑假组织40名学生开展“红色研学 国防教育”活动,体验军营生活,加强国防教育。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探索以班级为单位的劳动教育形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假期、双休日布置劳动实践作业,让学生学习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学习做饭、照顾牲畜等。要求每班每周开展一次劳动教育主题课(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劳动实践活动),并要求教师活动有记录。同时,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劳动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动手学习手工毡绣、缝制手工艺品、包饺子等,在劳动实践课程中传承民族特色,更具实践意义。

通过假期、双休日布置劳动实践作业,让学生学习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学习做饭、照顾牲畜等。要求每班每周开展一次劳动教育主题课(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劳动实践活动),并要求教师活动有记录。同时,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劳动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动手学习手工毡绣、缝制手工艺品、包饺子等,在劳动实践课程中传承民族特色,更具实践意义。

下一步,各学校将继续以完善课后服务项目、提升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着力点,以家长、学生需求和培养学生发展能力、身心健康为出发点,扎实开展工作,用心提供服务,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后服务中有所乐,有所得。


编辑:
信息来源:额济纳旗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