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152923793647911M/2023-01840 | 发布机构: | 额济纳旗林业和草原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 |
发文字号: | 成文时间: | 2023-10-20 | |
公文时效: |
额济纳旗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政协额济纳旗委员会第十六届第一次全体会议第 064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日期:2023-10-20 11:07
- 浏览次数:
陈卫东委员:
您好,您提出“关于加强胡杨林病虫害防治的建议”已收悉,作为林草行管部门,我局能够认真履职,切实加强全旗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现就政协064号提案建议答复如下:
一、额济纳旗胡杨林现状及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危害
额济纳旗属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极干旱荒漠气候,自然条件极为恶劣,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尘源地之一。受地理因素影响,额济纳旗气候干旱、林种相对单一,分布于额济纳旗境内的胡杨天然次生林和荒漠戈壁灌木林是额济纳两大绿色生命线。而森林资源不仅是当地人畜安身立命的重要资源,也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地位。
胡杨是干旱大陆性气侯条件下的树种,喜光、抗热、抗大气干旱、抗盐碱、抗风沙。当地下水位不低于4米,胡杨能正常生长;地下水位跌到6-9米后,胡杨就显得萎靡不振;地下水位低于9米以上时,胡杨就会干枯死亡。从20世纪的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受河水改道、上游下泄水量锐减、干旱及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影响,胡杨林面积锐减,幸存下来的胡杨林衰退林占了相当部分,大多为近、成、过熟林,属易感病林分状态,在树龄开始老化时,出于自身功能的保护,会逐渐自行断脱树顶的枝杈和树干,树势逐步衰退下降,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也相对减弱。受干旱、气候波动等自然因素影响和森林自身状况等客观条件制约,为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减少水份蒸发,胡杨也会进行自体调节,产生叶片变小、叶片光泽度降低现象。
胡杨林主要害虫种类有褛裳夜蛾、胡杨木虱、胡杨网蝽、柳脊虎天牛、十斑吉丁虫、胡杨锈病、胡杨溃疡病、胡杨烂皮病、杨树煤污病等,因生境变化、长期防治、天敌等综合因素影响,原有生态平衡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部分原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部分次要害虫在一些地方逐步演化成主要威胁,有害生物种类不断增多,个别区域因有害生物连年猖獗危害,导致森林群落生态功能严重退化,产生小区域生态安全危机。大面积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也加剧了胡杨落叶、变色、流胶、甚至死亡,胡杨林景观呈恶化趋势,防控形势异常严峻。
二、林草部门职能职责履行情况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额济纳旗林业和草原局能够紧紧围绕旗委政府工作中心,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盟“十四五”林草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要点,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完善森林资源保护联动机制,压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责任制度,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宣传工作力度,提高民众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参与度,以森林生态安全为目标,通过森林保险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资金投入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保护的额济纳旗生态环境,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控制情况成效显著。一是加大监测、检疫力度,严防外来物种入侵。本年度预测林业生物灾害发生面积63万亩(虫害24.5万亩,鼠害面积37万亩,病害面积1.5万亩),截止目前,实际发生林业有害生物面积57.5万亩(虫害20.5万亩,鼠害37万亩);完成产地检疫育苗面积0.04714万亩,调运检疫苗木58.115万株,复检苗木73批次共2529.0854万株;协助政务大厅签发检疫要求书100份,检疫证4份。二是采取物理防治+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本年度截止目前,共完成胡杨林有害生物防治面积9.25万亩,防治作业面积11.75万亩。其中:本年冬春季,通过枯病落叶清理的物理措施,减少病虫和火灾隐患,营建良好的林间卫生环境,共计完成重点林区枯病落叶清理面积共计0.17万亩;坚持“预防为主、监管为重”的防控理念,本年春季开展并完成胡杨林有害生物预防工程0.58万亩,严防重特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以森林保险灾后治理及植被恢复项目为依托,于本年4-5月全面开展胡杨褛裳夜蛾灾后治理,防治面积5万亩,防治作业面积7.5万亩(药剂防治4.69万亩,灯光诱杀成虫0.31万亩),累计维修并安装杀虫灯45台套;采取药剂防控与“色带围环”诱杀相结合方式防控胡杨木虱1.5万亩(药剂防治0.88万亩,色带诱杀成虫0.62万亩);药剂防治杨潜叶跳象0.5万亩,胡杨小板网蝽1万亩,蛀干害虫0.5万亩。全旗胡杨褛裳夜蛾危害得到有效控制,杨潜叶跳象危害得到压制,一二道桥胡杨木虱危害状明显改观,科学化防治及精准防治不断推进。
三、生态用水协调情况
水资源是决定额济纳绿洲生死存亡的最关键因素,胡杨虽然生命力极强,但也逃不过长期无水干旱的灾难。额济纳旗现有内陆季节性河流一条,流程约270 km,在狼心山分为东河和西河,额济纳河流域绿洲是居延绿洲的天然绿色屏障,也是本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富集区,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黑河上游的经济发展与下游的生态保护矛盾愈发突出,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黑河调水只能勉强维系额济纳绿洲生态生存用水,难以做到小区域灌溉即能实现增强胡杨林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保证生态用水”难上加难,生态恢复与重建更是短期内难以实现的目标,做为林草行管部门,额济纳旗林业和草原局高度重视生态用水保障工作,积极开展实地调研,密切加强与水务、农牧和各苏木镇等单位的协调沟通力度,理清用水项目,制定用水计划,多次汇集相关部门就生态用水事宜召开座谈及协调会议,及时向水务部门上报2023年生态灌溉用水计划申报表及生态灌溉旬统计报表等,努力解决生态用水中的困难,全力争取生态用水得到有效保障。
四、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科研能力投入情况
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兴蒙”行动,先后与北京林业大学、塔里木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建立合作关系,成立额济纳旗胡杨林研所,致力于额济纳旗生态多样性、胡杨林区病虫害等瓶颈问题开展科研攻关,不断提升我旗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科学技术水平,推动我旗重要种质资源、胡杨林生态系统保护,助力区域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额济纳旗林业和草原局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强履职能力,强化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和应急反应体系建设;鼓励技术创新,加强防治交流合作和技术攻关,加大防治科技成果投入、技术研究和培训力度;统筹谋划,科学有效开展林区调水灌溉工作,切实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抵御灾害能力。同时,进一步压实责任,充分发挥“林长制”职能作用,全面提高我旗生物灾害的防控能力,确保额济纳绿洲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