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三三三五”工作法全力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 发布日期:2023-11-22 10:00
- 浏览次数: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旗教体局党工委扛牢政治责任,把握总体要求,进行谋划部署,以“三三三五”工作法精准发力,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一、高站位部署、高标准开展、高要求落实,“三高”推进保成效
一是研究部署高站位。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党工委会专题研究,制定主题教育“一案一表一计划”,明确各项任务目标,制定13项主题教育学习计划,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无遗漏。二是专栏宣传高标准。持续加大宣教力度,教体系统各党支部在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28张,利用LED显示屏滚动播放相关宣传内容11条,在微信公众号开设主题教育专栏,发布相关动态31篇,组织为离退休党员和年老体弱党员送学上门3次,营造浓厚氛围。三是督导落实高要求。结合上级督导反馈问题,对9个党支部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1项共性问题、3项个性问题,制定整改措施10余条,确保主题教育督出质量、取得实效。
二、党委领学、支部带学、个人自学,“三学”联动强头脑
一是发挥党工委“领学”作用。组织召开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3次,开展研讨交流会2次,交流研讨8人次,提交书面研讨材料11份。坚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的原则,认真制定读书班方案,教体系统各党支部通过读书班集中交流研讨17人次。二是发挥党支部“带学”作用。每周固定半日,采用“及时传达”“重点领学”“专题研讨”等方式开展党支部学习,围绕“扬优势、找差距、促发展”、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等主题,开展交流研讨13场次,着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谋实策的思路、抓实干的动力。三是发挥党员干部“自学”作用。把个人自学作为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不断优化学习形式,充分用好配发书籍和“学习强国”“驼乡e站”等线上学习平台,灵活开展自主学习,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三、导向目标、靶向问题、指向结果,“三向”发力健机制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制定方案明举措。制定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方案,围绕教育扩优提质、教师队伍建设等重点任务,确定9个调研课题,压实责任、明确时间、明晰方式,切实解决好谁去调研、何时调研、怎么调研的问题。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俯下身子摸实情。紧盯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校园一线进行调研摸底活动,以座谈交流、现场查看、跟班作业等方式,围绕意识形态、教学质量、校园安全等重点工作,开展座谈交流4场次,收集意见建议12条,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三是坚持结果导向,集中力量解难题。建立健全调研问题闭环落实、清单推进、工作调度机制,逐一研判化解摸排到的9个风险点和堵点难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23条,切实将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维护教体系统安全稳定的务实举措。
四、重实干、抓特色、固长效,“五力”齐发见真章
一是从教育教学、道德教育方面发力。结合主题教育,开展党建带团建活动,抓好“青年大学习”等理论学习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主题党日与“四微”学用结合,扎实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等活动6次,锻炼激励全体党员争先创优;围绕推动中小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开展“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国旗下成长”等主题活动40余次,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全面推进结对共建、三方教研,统编三科教师“创精品,提技能”基本功展示活动4次,坚定不移抓好统编教材推行使用。二从保障教育扩优提质方面发力。推动教育慈善信托落实落地,21家爱心企业捐赠资金519万元;争取将中小学课后服务质量保障与提升事宜纳入全旗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旗级财政投入190万元,高效推进课后延时服务及科教普及体验活动;强化硬件设施建设,顺利推进第二小学建设项目;积极对接天宫课堂事宜,成功打造全国四处“天地互动点”。三是从积极探索合作共赢方面发力。加强对接沟通,推动旗人民政府同包头市东河区政府、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阿拉善中学、63600部队签订相关协议,额济纳旗中学挂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阿拉善中学分校牌、东风中学联盟校牌,旗小学挂东风小学联盟校牌。
四是从引才引智建强教师队方面发力。通过“校园招”“社会招”、盟“智汇驼乡善聚英才”等途径,引进急需紧缺教育人才17人;积极跑上争取,盟、阿左旗教师7名分别到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阿拉善中学分校和额济纳旗蒙古族学校进行支教;扎实开展“三培养”工作,在党员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中开展师徒结对,实现党性修养和教学水平“双提升”。五是从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方面发力。承办第二届“胡杨杯”门球邀请赛暨老年人万步走、2023“戈壁绿洲”额济纳胡杨林徒步大会暨越野跑赛、2023中国·额济纳第七届环胡杨林自行车邀请赛、“九九重阳”全民健身徒步大会等系列体育赛事,其中,环胡杨林骑行线路强势入选2023中国户外运动精品骑行线路。
下一步,旗教体局党工委将把主题教育与重点工作相结合,把主题教育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奋斗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切实解决教育体育事业中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推动主题教育成果合民意、聚民情、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