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152923752568459U/2023-01456 | 发布机构: | 额济纳旗文化旅游广电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公共文化服务 |
发文字号: | 成文时间: | 2023-05-18 | |
公文时效: |
额济纳旗文化馆开展2023年“5·19中国旅游日”非遗研学公益课堂活动
- 发布日期:2023-05-19 10:50
- 浏览次数:
今年是第13个中国旅游日,为更好响应、引导和促进文化旅游业恢复发展,推动大众旅游、智慧旅游、绿色旅游、文明旅游,进一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5月19日下午,额济纳旗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开展了2023年“5·19中国旅游日”非遗研学公益课堂活动。额济纳旗蒙古族学校30名学生走进自治区级毛毡就业工坊和土尔扈特家具绘画传承基地,“沉浸式”体验非遗研学公益课堂 。
第一站,学生们来到毛毡刺绣制作工坊观摩研学。
在传承人的带领下,参观了毛毡刺绣制作工坊和毛毡刺绣陈列室,了解了毡绣的历史渊源、发展和现状;主要特征和重要价值,认识了刺绣针、梳毛机、剪刀、粘线等各种刺绣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掌握了毡绣的基本绣制工艺流程。
制作一件毡绣作品基本步骤,首先要将羊毛捡好、干洗、梳出来,用纯羊毛做成毡子,然后骆驼毛做成线,线是做好毡绣的关键,线必须做好做细,之后设计好图案就可以开始缝制了。非遗传承人现场操作做示范,手把手指导学生们制作毡绣工艺品。
传承人重点介绍了毡绣作品《难忘的60年》,给孩子们生动的讲述了一个非遗里的额济纳故事。她感慨的说:最大、最难的作品就是2018年绗缝的《难忘的60年》, 十几个人一起缝制了一年,耗时之长,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第二站,学生们来到土尔扈特家具绘画传承基地观摩研学。
土尔扈特家具绘画自治区级传承人红卫,简单简绍了土尔扈特家具绘画的起源、工艺流程、特征、价值、传承谱系、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绘制图案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绘画技能,先在做好的家具表面,进行刮腻子找平,提高平整度,然后用砂纸打磨抛光。绘画者根据经验和配比自行调配颜色进行上色。通常将红色作为主色调,大红漆描金,黄绿蓝做辅,较少黑漆描金。绘制图案有两种方法,直接在家具表面绘画,或者是将事先画好的画用一张复印纸将画面复制在家具上,选用线描法、退晕法、沥粉贴金法等手法进行绘制。绘画完成后上清漆、晾干,细微打磨后再上清漆,继续干燥直到成品。 传承人现场为学生们展示了家具绘画技艺。
非遗是优秀传统文脉的物化载体,是先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学生传承非遗是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非遗研学公益课堂用互动式、浸入式的方法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体验、实践的的平台,让孩子们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于传承推广非遗文化,促进中小学美育课程发展,丰富素质教育内容,提升义务教育阶段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