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政府信息公开/col/col4807/index.html法定主动公开内容/col/col1845/index.html重点领域信息公开/col/col1883/index.html安全生产/col/col5686/index.html
索引号: |
11152923797161601K/2023-01445 |
发布机构: |
额济纳旗应急管理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安全生产 |
发文字号: |
|
成文时间: |
2023-08-07 |
公文时效: |
|
额济纳旗安委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谈安全生产”——供电公司
- 发布日期:2023-08-08 10:10
- 浏览次数:
-
额济纳旗安委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谈安全生产”
额济纳分公司在2017、2018年连续两年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分公司痛定思痛,深刻反思原有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在集团公司、阿拉善供电公司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安全管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管理经验。通过完善规章制度,“月计划、周安排、日管控”,堵住了安全管理工作漏洞;同时,加强“两票”管理,规范执行,现场安全措施抓落实,规范了作业操作流程,杜绝了违章行为。同时,分公司积极排查治理设备隐患,有效提高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为安全运行奠定了基础。目前,在企业精益化管理的要求下,我们又面临一些新形势、新问题,需提出一些新举措。例如新员工占比高、人员技能水平低、大量的优秀人才流失(近三年流失46人)、林区和储能设备消防压力增加、伴随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产生的新技术应用问题、安全培训效果仍然不好、新员工责任心亟待提升等新问题不断涌现叠加,都为我们下一步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在系统总结优秀实践经验的同时,也探索解决新的问题、新旧问题叠加等情况的解决途径,持续将解决安全管理问题的核心放在人上,将班组作为最基本、最基础的安全管理组织、每位员工作为安全管理的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细胞,持续构建三维立体、多元互动、深度穿透、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体系。(一)隐患排查深度、频次不足,存在上面下达检查什么、我们检查什么,隐患排查没有作为常态化排查的工作,仅解决表面问题,未能对网架结构,设备安全水平,设备隐患治理进行有效提升;(二)数字化安全生产管理的手段落后,落实安全是技术的管理思路存在不深入、了解不多、想法太少的问题,数字化设备应用率低,数字化管理理念落后,数字化设备应用条件受限,网络通讯未能全部覆盖;(三)员工安全意识培育养成时间周期长、见效慢,培训方法单一,技能水平普遍不高,辨识安全风险的能力不足,需要在培训上着力、在提升员工安全技能、业务技能方面久久为功;(四)工作的落实仍存在短板,用户侧防反送电的措施长期未得到根治,未从源头上予以治理,历史问题的治理思路不清晰。(一)隐患排查深度、频次不足的原因: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落实不到位,导致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未被充分重视;责任不明、缺乏监管制约,导致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效果。(二)数字化安全生产管理的手段落后的原因:缺少对安全生产数字化的认识、缺少数字化安全方面人才。(三)员工安全意识培育养成时间周期长、见效慢,员工技能水平普遍不高,辨识安全风险的能力不足的原因:激励机制不完善,员工对安全事项重视程度低,员工对工作岗位存在的安全风险点辨识不清,没有真正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部分班组长主动性不强,缺少担当和引领,同比之下,变电修试班、农牧区供电所能够较好做到新人员技能水平快速提升;(四)工作的落实仍存在短板,用户侧防反送电的措施长期未得到根治的原因:营销部门与政府管理部门联系不深,部分用户的小型发电机缺少完好的防反送电装置,工作人员未能充分认识反送电事故的危害性,忽略现 场安全措施。 制定隐患排查计划。结合分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安全隐患排查计划,分阶段、分部门逐个进行排查,确保全面、细致、有序;督促整改落实。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及时督促整改,形成上下联动,加快整改工作进度。以“两升两降”(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性提升、跳闸率、线损率下降)为抓手,生产和调度协调电压控制,开展运行分析,紧密结合负荷变化采取调节措施;供电可靠性采取预安排,大修、技改、农网工程进行年初预报备,强化计划停电,控制临停,推进“一家停电”多专业消缺管理,杜绝“先停后算”管理。有序推进按周期开展输变电状态检修工作,确保主网运行设备健康水平。加强配网设备及新投运线路、用户线路的验收把关,确保新建线路无隐患、无缺陷投运。加强输变配电专业检修现场管控,落实管理人员到岗、到位、到责,同时规范输变配电停电检修作业人员作业流程,强化检修现场监督检查力度。清理分公司所辖高压电力电缆无导向牌和电缆走向路径标识,特别是配电运检班和策克供电所所辖的高压电力电缆,严防配网电力电缆线路发生外力破坏。生技室和营销室牵头组织排查配电线路保护定值不准确、配电箱不规范,治理无门无锁的问题,并结合文明创城相关要求,开展治理工作。在原有37回公网线路上优化主干线,合理布局分段断路器,防止穿越性故障造成大面积停电。按照补充反措“公网出门”管理措施,对用户线路加强“入门”管理,在运设备进行并定期督导检查,严厉整治事故后送电管理工作,用户供电方案和业扩报装进行标准工艺和标准流程管理,重点针对农牧区10千伏线路缺陷及隐患进行整治。加强用户侧管理水平,督促专线用户与有资质代维单位签订协议,提高用户用电安全隐患整改率,降低用户线路跳闸率。 充分发挥现有数字化平台及可视化设备,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督管理、数据采集和现场安全管控。全面推动安监一体化平台,应急指挥平台,生产精益化平台的使用。深化配网自动化自愈功能成果应用,通过此项功能实现配网故障准确判断,实现配网故障巡视、急抢修作业精准定位,结合布控球、车辆管控平台的远程监控功能,提高小、散、远作业现场风险管控能力,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之前。开展“业务数字化”人才培训,熟练掌握各项数字化系统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将数字技能与与专业技能充分融合,全面提升分公司安全管理水平。 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鼓励员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员工爱岗敬业。培训内容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激发员工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班组老师傅做好传帮带,给员工传授工作经验。全面梳理员工现有技能等级证书持证现状,摸清岗位与证书对应情况、年内符合年限及岗位要求可申报技能等级人员情况、历年员工理论和实操考试薄弱点。编制员工职业技能等级成长地图,让每位员工了解其与考级要求存在的差距和努力方向,为员工技能考试提供客观、细致的指导和指引。建立员工技能等级持证台账,特别要关注无证人员或技能等级与现岗位不符的员工,督促开展相关学习,确保年度通过技能等级认证;要积极鼓励人员申报相近专业的技能等级认证,将技能等级考试通过情况列入员工考核细则。 严格用户侧发电机管理,办理好登记手续。对防止反送电装置不符合规范者,及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工作人员提高思想认识,现场落实好防反送电的技术措施,把可能来电的各方都封好地线,确保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通过以上措施,全员安全思想意识普遍提高,特别是新员工的安全思想意识和岗位技能水平均有所提高。线路和设备隐患得到治理,用户侧线路跳闸率有所下降,额济纳供电分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编辑:
信息来源:额济纳旗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