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政务服务“大瘦身” “一窗受理”提速度——额济纳旗深入推动“综窗改革”切实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我旗高质量发展,按依法行政、规范服务、提升效率的要求,额济纳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通过借鉴先进、广泛调研,将大厅引导、综窗受理、帮办代办等前端服务工作,整体委托于第三方服务机构,全盟率先开启综窗改革服务新模式,采取服务优化“一条线”贯穿、培训考评“一体化”推进等措施,实施综窗运行机制改革,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加快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提高企业群众满意度,获得感。通过引入第三方管理团队,极大地提升了综合窗口人员的精神面貌、服务质量。持续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审批模式,进一步推进无差别“一窗受理”,确保群众“进一扇门、到一个窗、办所有事”。 

一、优化窗口受理模式,疏通政务服务堵点。为更好地满足企业和群众的需求,提高政务服务效率,额济纳旗政务服务中心不断优化政务服务布局,实现无差别受理。除专业窗口以外的事项,全部纳入综合窗口,由综窗人员统一收件受理。从而提高窗口统筹利用效率,压减窗口数量。额济纳旗共有 39 个部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其中,26 个部门的 917 项政务服务事项授权委托综窗受理。 

二、打造业务全能窗口,提升政务服务效能。额济纳旗政务服务中心始终秉持“全代专”的原则,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为目标。配置全科型窗口工作人员,不仅掌握了解各种政策法规、制度规范,行为准则、服务礼仪也是严格要求。自采用“综窗+第三方外包”政务服务改革新模式以来,通过企业集中管理,制定窗口人员全年培训计划,大力加强窗口服务能力,丰富窗口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次数由改革前十余次提升至全年一百余次,培训内容涵盖多领域政策解答、系统操作、礼仪规范等,全方位提升综合窗口人员综合素质,同时利用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促进窗口服务质效提升。 

三、立足便民利企需求,奠定政务服务基石。加强综合一窗深度改革,着力夯实政务服务基础,通过第三方管理综窗,培养形成全科型综窗人才,建立起咨询、导办、帮办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综窗全面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从业务完成情况、服务态度、仪容仪表等方面进行日汇报、月调度、季度总结,将工资待遇与绩效考核挂钩,切实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节约了政府资源。

四、推行延时预约服务,提升便民服务水平。额济纳旗政务服务中心通过创新延时服务新模式,借助一窗式改革的优势,26 个授权委托部门业务受理全部实现周六日延时预约服务。实现综合窗口周六日延时服务不打烊工作机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切实解决企业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难点问题。目前共有1502 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延时服务范围,同时开通网上预约与电话预约渠道,群众随时可以进行预约服务。

五、整合服务资源,推动“多窗” 变“一窗”。打通数据壁垒,推动“多网”变“一网”。依托“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强系统支撑,强化信息共享,实现有效的数据对接,确保业务审批系统数据实时更新、流转高速、应用安全;加快电子证照系统平台应用,助推电子证照、电子印章、 电子签名、电子档案的广泛应用,进一步精简申请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健全协同机制,推动“低效”变“高效”。全面梳理事项清单,对照“一窗受理”事项清单,充分考虑各种受理情形,建立申请事项受办标准,推动综合窗口“一标收件”、 后台“一标审批”,逐步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建立会商协调机制,加强前后台协同,强化部门联动,不定期召开疑难问题会商会,及时破解改革推进中的堵点、难点,持续推动“一窗受理、受审分离”的服务模式高效运转。

六、优化窗口布局,科学合理设置“大综窗”。按照“一窗进出,受审分离”工作模式,对政务大厅办理的 一千六百余项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大厅内建立“4+1+N”模式,统筹推进综合受理,划分确定不动产登记中心,公安服务区,税务服务区,公积金服务区 4 类区域综合服务区,1 个无差别综合受理专区,N个特色服务窗口与专区,将其他行政许可事项、依申请适合在窗口办理的审批事项少、业务量小的政务服务事项整合至综合窗口,实行“一窗接件、内部流转、后台审批、一窗出件”流程化处理模式。在大厅设置7个综合窗口,引进第三方政务服务公司,聘用7名综合窗口工作人员,无差别全科受理26个部门917项行政许可、行政确认、其他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在政务大厅内开展“综窗受理”的基础上,合理设置 窗口主题内容,综合考虑办事场地、群众办事便捷度、办件数量等因素,受理专区还设置了“无差别综合窗口”“工改综合窗口”“特色综合窗口”,其中,“特色综合窗口”包括帮办代办、一件事一次办、退役军人、老年人、无障碍、办不成事反映等窗口,切实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七、合理划分区域,关联巧设区块“小综窗”。在已开展的不动产登记、公积金、税费缴纳“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将水、电、暖过户涉及的3个公共服务部门进行整合,纳入一窗受理范围,由原来的“收件、缴税、交费、发证、过户”等窗口串联办理转变为一个窗口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并联办理。在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专区设置“企业开办”小综窗,整合市场监管、公安、税务和社保窗口业务,实行“一张表单、一次办理”,确保企业登记、印章刻制、发票领用1天内完成。

八、就近拓展服务,苏木镇延伸“一个窗”。积极推行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工作,将一站式“一窗受理”工作模式延伸至苏木镇,依托苏木镇便民服务中心,有效整合苏木镇政府和业务部门基层站所的办公资源,设置便民服务大厅,根据苏木镇、嘎查(社区)人口数量和业务量,将涉及民政、农业、卫计、社保等3—5个窗口5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整合为1—2个综合窗口,实行集中办理,企业群众办事从“一事跑多窗”变为“一窗办多事”。

九、无差别综合受理,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将综合窗口设置为通办综窗、主题综窗、业务专区三大类型,统筹推进无差别综合受理,其中设置通办综窗6个,并兼“一次办”“帮办代办”“跨区域通办”“工程建设项目改革”等主题综窗和统一出证窗口,受理26个部门,917个政务服务事项。不断完善政务大厅“一站式”服务功能,满足各类办事场景需求,减少群众办事“多头跑”。今年以来,额济纳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通过深入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举措,将多个部门相关联的“单项事”整合为“一件事”,清单式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大幅减少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关联事项集成办”服务模式,关注企业群众办事便捷性和实际体验感,持续完善全面周到、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场景,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今年以来推出“新车上牌一件事”“直播电商一件事”“边民互市贸易备案一件事”三项本地区特色“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套餐。

十、依托综合窗口优势,打造“企业服务专区”。额济纳旗企业服务专区整合中心资源,与综合窗口高度融合,依托第三方专业团队精心打造,围绕企业开办,建设,运营,退出和联合审批等阶段办事需求大,关联度高,企业获得感强的高频事项开展服务。通过综合窗口“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审批模式,为企业服务专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依托综合窗口全科型服务人员优势,开设助企纾困、帮办代办窗口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帮代办服务。设立投资项目帮办代办窗口,与各涉企部门高效对接,定期协调各审批部门跟进项目进展,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手续办理全流程跟踪办理,做企业贴心“服务管家”。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设立企业会客厅,倾听企业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等多类诉求,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难题,同时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诚信建设投诉处理窗口”纳入企业服务专区,多渠道收集企业反馈意见与建议。

十一、探索增值化服务,提升助企惠企水平。开展政策咨询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服务三项增值化服务,汇集各部门首席事务代表、业务骨干为企业提供精准、权威的政策解答,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政策;邀请律师职业机构加入企业服务专员队伍,提供法律问题咨询与法律援助服务,保障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政银合作”,通过政务服务平台“助企惠企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扎实落实各项惠企政策。

“综合一窗”改革以来,额济纳旗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共办件3822件,高效办成一件事733件,企业帮办代办1930件,咨询引导34397人次,上门服务11人次,免费邮寄20件,延时服务562人次,免费复印20863件,特殊群体“绿色通道”帮办代办326人次,涉企服务办件2596件,企业增值化服务1646件。下一步,额济纳旗将持续扩大“一窗受理”覆盖面,巩固“综合一窗”改革成果,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落实,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与满意度,实现窗口管理集约化和资源利用最大化。

编辑: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