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来呼布镇
- 发布日期:2024-04-24 16:51
- 浏览次数:
达来呼布镇,简称达镇,蒙古语意为“大海般的深渊”,位于额济纳旗东端,北与苏泊淖尔苏木接邻,东与巴彦陶来苏木接邻,西与赛汉陶来苏木相连,南与东风镇接界。全镇常住总人口24740人,农牧户83户、205人,是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满族、裕固族、土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等多民族聚居的镇。
达来呼布镇是额济纳旗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辖乌兰格日勒嘎查及吉日嘎朗图路社区、居延社区、土尔扈特社区、苏泊淖尔社区、赛汉陶来路社区、纳林高勒社区。行政机关内设机构为党政综合办公室、基层党的建设办公室、乡村振兴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城市管理办公室。下属党群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局、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3个二级事业单位。
基本信息栏
中文名称 达来呼布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
下辖地区 1个嘎查、6个社区
电话区号 0483
邮政区码 735400
地理位置 额济纳旗东端
面 积 3093平方公里
人 口 常住人口2.47万人
方 言 汉语兰银官话-银吴片、蒙古语土尔扈特方言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 胡杨林,黑城
车牌代码 蒙M
户籍人口 1.25万人
行政区划代码 152923
目 录
一、建制沿革
二、行政区划
三、地理环境
1.位置境域
2.地质地貌
3.气候
四、自然资源
1.植物资源
2.动物资源
3.水资源
五、人口民族
1.人口
2.民族
六、经济
七、 社会事业
1.社区建设
2.文化事业
3.社会保障
八、风景名胜
九、著名人物
一、建制沿革
1960年6月成立达来呼布镇人民公社。
1985年3月变更为达来呼布镇建制。
2001年与原吉日嘎朗图苏木合并。
2005年与原温图高勒苏木合并。
2012年1月,温图高勒苏木恢复建制,从达来呼布镇划出;乌苏荣贵嘎查和吉日嘎朗图嘎查从达来呼布镇划出。
二、行政区划
下辖1个嘎查、6个社区。达来呼布镇人民政府驻达来呼布镇赛汗西街。
下辖嘎查(社区):
乌兰格日勒嘎查
居延社区
苏泊淖尔社区
土尔扈特社区
纳林高勒社区
赛汉陶来路社区
吉日嘎郎图路社区
三、地理环境
1.位置境域 : 达来呼布镇位于额济纳旗东端,北与苏泊淖尔苏木接邻,东与巴彦陶来苏木接邻,西与赛汉陶来苏木相连,南与东风镇古日乃嘎查接界。
2.地质地貌 : 地处中亚荒漠东南部,地势平坦,由南向北稍呈倾斜状,海拔940.8米。地形主要由戈壁、河流、湖泊等类型构成。
3.气候 : 达来呼布镇属内陆干燥气候。具有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日照充足,温差较大,风沙多等气候特点。年均气温8.3℃,1月平均气温-11.6℃,极端低温-36.4℃,7月平均气温26.6℃,极端高温42.5℃,年日均气温8.6℃。无霜期天数最短179天,最长227天。达来呼布镇日均气温0℃以上持续时期为3月中旬至10月下旬。年均降水量37毫米,年极端最大降水量103.0毫米,最小降水量7.0毫米。达来呼布镇年均蒸发量3841.51毫米,湿润度0.01毫米。常见天气现象多风。春、冬季各月发生较多,尤以春季为甚。年均≥8级以上大风日数44天。大风常伴随沙尘暴,年均沙尘暴次数14次。
四、自然资源
1.植物资源 : 达来呼布镇境内代表植物有胡杨、沙枣、梭梭、柽柳、苦豆、盐爪爪、芨芨草、甘草、麻黄、苁蓉、锁阳、黑果枸杞等,其中国家及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主要有胡杨、梭梭、裸果木、沙冬青、肉苁蓉等。盛产蜜瓜、棉花等,蜜瓜已注册“居延”品牌,享誉全国。
2.动物资源 : 畜种以著名的阿拉善双峰驼和白绒山羊为主,出产的驼绒和山羊绒,因其品质优良,被国际市场誉为“软黄金”和“纤维宝石”。
3.水资源 : 达来呼布镇境内有发源于祁连山季节性河流的黑河流经,入境后称额济纳河,达镇镇区内主要为其支流—敖包河、纳林河纵贯全境,境内地下水位高。
五、人口民族
1.人口 : 达来呼布镇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2724人,占51.43%;女性人口为12015人,占48.57%。0-14岁人口为3529人,占14.26%;15-64岁人口为18662人,占75.43%;65岁及以上人口为2548人,占10.31%。
2.民族:达来呼布镇境内居住有蒙古族、汉族、回族、藏族、满族、裕固族、土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等民族。达来呼布镇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9071人;少数民族人口为5669人。
六、经济
达来呼布镇始终将推进乡村振兴摆在关键位置。充分利用乌兰格日勒嘎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胡杨节期间,乌兰格日勒嘎查70户农牧民经营并参与餐饮、牧家游及家庭旅店住宿、骆驼马匹骑乘、越野车冲沙、导游等乡村旅游服务。累计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嘎查景区分红收入“七连增“,旅游综合服务收入五年内“4连翻”,从2.7万元增至73.2万元。培育发展以双峰驼为特色的主导产业,投资108万元推进建设乌兰格日勒嘎查驼奶加工厂,占地总面积3000平方米,包含驼圈3座、饲料贮存仓库、加工厂房、食品冷藏仓库各1座。截至目前已实现产值12万元。
七、社会事业
1.社区建设:达来呼布镇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着眼点和发力点,突出党建引领,探索出了一条“一社区一特色一品牌”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辖区6个社区结合各自特色,形成了“党+泽润妇儿关爱健康”“党建+民族团结和谐共享”“党建+志愿服务暖心惠民”“党建+敬老助残共享幸福”“党建+警民共建融合发展”“党建+为老服务智慧社区”等主题鲜明、建富有特色、群众认可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成果,切实将社区党支部打造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桥头堡”和“前哨站”。
2.文化事业:完成达镇文化长廊,内容以党建为引领,涉及人大、纪检、统战、意识形态、精准扶贫、计生、民政、劳动保障、综治和安全生产等多个方面,实现各类政策信息一站式阅读。打造完成达来呼布镇“纳林高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积极组织4200余名干部职工、居民群众参与“那达慕大会”、“消夏晚会”、民间手工艺术作品大赛等活动17场,受众人数达1.91万人次。
3.社会保障: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410人。全镇现有低保户59户,101人。
八、风景名胜
达来呼布镇境内景区(点)共有6处,大漠胡杨林景区、弱水金沙湾景区、博物馆、黑城遗址、怪树林、胡杨英雄影视城。其中:大漠胡杨景区、弱水金沙湾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博物馆被评为2A级景区。大漠胡杨景区自驾车营地荣列“国家汽车自驾运动基地”名单。
大漠胡杨林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 位于达来呼布镇南2公里,融胡杨、红柳、沙漠、居延文化、蒙古民俗于一体,堪称“大漠明珠”。异形地标游客服务中心、自驾营地、大漠行宫、土尔扈特人家、大漠田园、水镜胡杨、沙漠驿站、胡杨岛、红柳湾点缀其间,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天然画卷,静静地等待着与你的邂逅。
弱水金沙湾景区 (国家AAAA级景区) 位于达来呼布镇西南18公里,景区以“六湖•两岛•七重林”的胡杨林景观为体系,将沙漠、弱水、胡杨、日出、日落完美结合,被赋予“胡杨百媚生,陷于弱水情”的美好意境。
博物馆(国家AA级景区) 位于达来呼布镇居延街,内设“秘境奇观”、“居延春秋”、“黑水流澜”、“民族风情”、“大漠朝阳”、“飞向宇宙”6个常规展厅,集中展示额济纳自然风光与历史,是您了解额济纳灿烂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黑城遗址 位于达来呼布镇东南36公里,是“草原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黑城始建于西夏时期,它是河西走廊通往漠北的必经之路和交通枢纽,在历史上占有非比寻常之位。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蒙古帝国大汗成吉思汗曾征战于此,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经带来了地中海的问候。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从这里出土了举世无双的西夏时期《番汉合时掌中珠》、彩绘双头佛和元代纸币等珍贵文物。时至今日,黑城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纳入居延遗址保护区。
怪树林 位于达来呼布镇东南25公里,千姿百态的胡杨枯木,千百年来以最原始的风貌挺立在戈壁沙漠中,向世人倾诉着千年生命戛然而止的悲凉。震撼人心的生命景观、神奇的光影奇观使怪树林成为摄影爱好者心之所向。
胡杨英雄影视城 位于达来呼布镇西南19公里,影视城内有胡杨古镇、蒙古包群落、木屋度假区、蒙古营寨、汉代古墓、影视街等主题区。《枪过境》、《阿拉善传奇》、《将军在上》等多部影视作品从这里走向全国。
九、著名人物
李德平(1966年-2006年) 男,汉族,生前是额济纳旗林业局局长、森林公安分局政委,2006年3月不幸因公殉职,终年40岁。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奋战在额济纳绿洲的每一个角落,把美好青春和全部心血都献给了这片热土,为绿洲综合治理和保护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自己勤政为民的模范行为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李德品生前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林业青年科技奖、自治区劳动模范、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等荣誉和称号。
蔺发儒 男,汉族,195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农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在额济纳旗经营了20年农资的蔺发儒,以自己的诚信收获了当地农民的信任。2018年11月,被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授予“诚信之星”。2019年9月,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十、荣誉
2014年吉日嘎郎图路社区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称号。
2015年达来呼布镇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全国文明村镇”。
2016年达来呼布镇被评为自治区级美丽宜居小镇。
2017年达来呼布镇人民武装部荣获“全盟先进基层人民武装部”称号。
2017年纳林高勒社区被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2018年达来呼布镇继续保持“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18年达来呼布镇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创建幸福家庭示范单位”称号。
2018年纳林高勒社区入选第五批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候选单位。
2018年居延路社区荣获“全盟三八红旗手先进集体”。
2019年额济纳旗达来呼布司法所被评为“全国先进司法所”。
2022年居延社区、苏泊淖尔社区荣获全盟“文明社区”荣誉称号。
2022年苏泊淖尔社区党支部被评为阿拉善盟2022年度“最强党支部”。
2022年居延社区党支部被评为阿拉善盟2022年度“最强党支部”示范点。
2022年土尔扈特社区团支部被评为2021年度“全盟五四红旗团支部”。
2022年达来呼布镇被评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