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旗2024年十项医保惠民举措传递“温暖守护”初心
- 发布日期:2025-01-02 15:16
- 浏览次数:
2024年,额济纳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疗保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努力提升医疗保障服务能力,着力破解医疗保障领域难题,用十项惠民举措,见证奋斗足迹,传递医保“温暖守护”初心。
一是落地实施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连续7年调整医保药品目录,1月1日起,2023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落地实施。目录内药品总数达3088种,还将117个蒙药品种、531个中药饮片、248个中药配方颗粒等纳入医保基金支付,将阿伐替尼片、依库珠单抗注射液等29个国家谈判及竞价药品全部增补入自治区门诊特殊用药目录,进一步扩大患者用药保障范围,让民族药和治疗性医疗机构制剂更好地为群众健康服务。二是做好困难群众医疗托底保障工作。放开放宽参保人员户籍限制,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和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为全旗95名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及24名突发严重困难户资助参保,并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区内外一站式直接结算,累计为困难人群报销就医用药费用155.68万元。三是稳步提升参保人员待遇保障。2月8日起,参保职工一个年度内最高支付限额由40万元提高至60万元。三级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住院起付线自治区外分别降低为800元、500元,盟内降低为500元、300元,报销比例提高至93%、95%。城镇职工大额医疗保险准入门槛由10万元下降为5000元,报销比例提高至95%。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由65%提高至75%,取消大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起付标准,三级、二级、一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年度起付标准在职职工由1000元分别降至500元、300元、200元,退休人员分别降至300元、200元、50元。四是持续加大医保基金监管力度。不断完善医保基金监管体系,聘任8名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参与监管。通过飞行检查、日常巡查、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追回医保资金110.98万元,约谈定点医药机构40家,暂停医保服务协议4家,解除医保服务协议5家,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五是扩大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病种。在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5个门诊慢特病的基础上,12月10日起,新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病毒性肝炎4个病种,并实现跨省直接结算。今年以来,参保人员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11440人次,减少个人垫付516.12万元,参保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六是推动集采药品进零售药店。7月1日起,开通老百姓大药房三分店、卫康大药店连锁有限责任公司第十六药店“集采药品进药店”试点,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15类55种集采药品实行“零差价、零利润”销售,药品价格平均降低50%以上,打通群众购买集采药品“最后一公里”。七是持续降低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结构,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动态调整肿瘤标志物、肝功生化检测试剂等131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平均降幅54%,单个项目最高降幅达到80%,累计减轻群众就医费用3万余元。八是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2月1日起,将取卵术、胚胎培养、胚胎移植、单精子注射等8项治疗性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报销范围,实现辅助生殖项目医保报销“零突破”。参保职工和居民在自治区内定点医疗机构门诊辅助生殖治疗,不设起付标准,分别按照70%、50%的比例进行报销。同时取消参保职工和居民因生育及相关合并疾病发生住院医疗费用的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减轻1655人次参保人员家庭经济负担296.15万元。九是拓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范围。6月1日起,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实现自治区内跨盟市共济,12月1日起,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亲属范围由“配偶、父母、子女”,扩大至“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参保人可通过线上途径绑定近亲属关系进行个人账户的共济,除了支付就医购药个人费用外,还可为近亲属缴纳居民医保费。本年度职工门诊共济12286人次,127.84万元。十是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创新。
7月1日起,打通数据信息壁垒,实现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即可办理医保参保,变“落户才参保”为“落地即参保”,且出生后6个月内参保的从出生起享受医保待遇。8月1日起,生育津贴实现“免申即享”,符合条件的参保女职工在自治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实现生育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医保信息系统将于10个工作日内将生育津贴发放至其个人银行账户,实现主动申请到直接发放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