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新闻

额济纳旗:以“六个行动”为引擎 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5年以来,额济纳旗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以重大项目谋划、助企、就业促进、节水、区域合作深化、北疆文化建设提升“六个行动”为重要抓手,统筹推进经济、生态、民生等多领域工作,全旗发展呈现出蓬勃态势。

金融赋能,助力企业发展。围绕“调研摸底、资源整合、模式创新、平台搭建”为主线,组建工作专班开展“敲门行动”,对接60余家企业,建立起涵盖旅游、农牧业、矿业等领域的融资项目库,储备有效融资需求项目涉及金额19.64亿元。同时,聚焦“降成本、扩投放”,推动金融机构优化审批流程,中国银行额济纳旗支行将平均贷款利率降至3.1—3.3%,农业银行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贷款年利率低至2.9%。此外,额济纳旗还构建“双轨服务体系”,为龙头企业配备“首席金融官”,为中小微企业推行网格化管理。并通过举办政金企对接会,吸引近10家金融机构与30余户企业参会,梳理出21.19亿元融资需求清单,初步达成3亿元合作意向,打通政金企合作链路。

节水治水,践行绿色发展。在开源方面,依据生态水量调度方案,科学制定2025年度生态灌溉用水计划,截至6月末,累计调水2.87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加0.799亿立方米,同时持续向东居延海输水补给,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在节流方面,制定水资源管理工作任务及配置控制指标分解表,落实供水价格调整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完成200户非居民用户用水定额核算,还积极推广节水器具和先进节水生产工艺。此外,额济纳旗还启动了再生水供水管网工程,推进水权交易,已完成7起水权交易,盘活闲置水指标28.5万立方米,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

稳就业保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通过政策赋能、职业介绍、技能提升、兜底帮扶四大抓手,推动就业工作提质增效。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等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6万元,带动就业49人。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发布用工信息161条,提供岗位362个,举办2场线下招聘会,达成用工意向72人。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3期,培训91人,并举办专场招聘会,促进就业技能与岗位需求的精准对接。同时,加强对失业人员的跟踪服务,为95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42.85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27%以内,就业形势总体稳中向好,切实保障了民生,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创新服务模式,策克镇党群服务中心增设工改综合受理窗口,实现12项涉企审批事项“就近办”。梳理128项涉企帮代办审批项目,推出“金胡杨”帮办代办服务,推广内蒙古自治区中介服务超市,降低企业审批成本。推进电子营业执照推广应用,完成首个建设工程“一张网”项目顺利完成开评标,纳入自治区工程建设“全区一张网”,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更优质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

口岸发展提质增效,推动经济腾飞。今年上半年,策克口岸有效通关133天,国际道路货物运输量1302.85万吨,同比增长10.85%,货运周转量7.17亿吨/公里,客运车辆通行496辆次,客运量1.2万人次。通过开通绿色运输通道、实行“一次性办结”制度等3类13项便利化措施,构建“陆港+集装箱”一体化运输体系,创新智慧执法监管体系等,提升了口岸国际运输服务能力和监管效率。同时,阿拉善盟千万吨级进口煤炭储配交易基地项目集中开工,该基地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蒙煤南运、疆煤东运”,加快构建“口岸+腹地”联动发展格局,为额济纳旗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文化建设升级,彰显地域特色。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启动居延大遗址田野调查,出版《在额济纳》散文集,修编居延遗址申遗规划;开展乌兰牧骑演出、文物展览等活动80场次,参与近6万人次。文旅融合提质,居延明月夜街区入选自治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6月入选自治区首批“旅游名县”,旅游人数和收入稳步增长,区域品牌影响力提升。

下一步,额济纳旗将持续深化“六个行动”,推动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化昌盛、民生幸福,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编辑:
信息来源:额济纳旗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