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新闻

额济纳旗发挥“三个阵地”效能 推动侨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额济纳旗始终秉承“以侨为本、为侨服务”的核心理念,通过系统打造“侨胞之家”“涉侨纠纷调解工作室”“检侨驿站”三大功能性阵地,构建起“横向覆盖侨界需求、纵向贯通服务末梢”的全方位侨务工作体系,为新时代侨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以“侨胞之家”为情感纽带,筑牢侨界精神家园。“侨胞之家”作为凝聚侨界共识的关键平台,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集政策宣传、权益保障、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在思想引领方面,以政策宣讲、“侨心向党”等活动阐释侨务政策、倾听诉求,传递党的关怀;依托中国侨联“侨心书苑”项目,接收300余册涉侨及人文社科图书,为侨胞搭建学习平台。在公益关怀方面,依托自治区侨联资源优势及驻地部队医疗力量开展义诊活动,累计服务侨民1000余人次,发放各类常用药物价值超8万元;在春节、中秋等重要节点,走访慰问侨胞侨眷70余人次,送去慰问金3.5万元及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在文化联结方面,依托传统节日举办归侨纪念日座谈、新春茶话会、“侨心永向党 共筑中国梦”专场文艺晚会等活动,以非遗展示传扬中华文化;资助侨界人士出版《回归之声》《银蝴蝶》等著作10余本,强化侨胞情感联结,筑牢侨界精神家园。

以“涉侨纠纷调解工作室”为法治平台,织密侨界权益保障网。针对涉侨法律服务需求,建立“涉侨纠纷调解工作室”,实现法治力量与侨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在侨情收集方面,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和入户走访收集侨胞诉求,建立“侨情台账”分类管理、专人跟进,截至目前,已办结涉侨事务20余件。在普法宣传方面,结合“国家宪法日”“侨法宣传月”等节点,组建“普法宣讲团”,深入嘎查(社区)开展专题讲座,通过“以案释法+互动问答”形式,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实施办法。并制作蒙汉双语版《侨法宣传图画手册》,以通俗形式普及法律知识,累计发放手册2000余册,覆盖侨胞侨眷80%以上。在纠纷化解方面,针对涉侨文物保护、知识产权维权、侨资企业经营等专业领域,邀请相关部门业务骨干提供“一对一”法律服务。2022年至今,成功调解涉侨纠纷案件8起,为2家侨企解决经营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以“检侨驿站”为服务枢纽,提升侨务保障精细化水平。打造“检侨之家”,围绕“精准服务、主动服务、高效服务”目标,为侨胞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检察服务,签署《检侨协作工作机制》,并为侨企内蒙古永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授“检侨服务联系点”牌,搭建检侨合作新平台。在宣送暖心服务方面,开展“法护侨益暖侨心”侨法宣传进社区活动,围绕侨务工作相关政策法规与归侨侨眷权益保障重点内容,构建“政策讲解+物资发放+现场答疑”三维服务体系,发放物资60余件,宣传覆盖300余人,进一步强化归侨侨眷的法治意识与维权能力。在普法护侨方面,开展“齐心共建法治桥,普法惠民润侨乡”法制宣传进侨乡活动,设立法律咨询台、发放双语普法手册、开展政策解读等,宣讲《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针对性解答归侨侨眷关心的问题,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接待咨询30余人,为构建和谐侨乡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下一步,额济纳旗将继续拓展阵地、创新模式,形成侨务工作“政策有高度、法治有力度、服务有温度”格局,让侨务工作成为连接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桥梁与助推器。

编辑:
信息来源:额济纳旗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