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额济纳 > 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

服务事业

额济纳旗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进驻政务服务事项1593项,进驻部门39个,开设办事窗口73个。中心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中心内部按照“4+1+N”模式进行布局,划分不动产登记区,公安服务区,税务服务区,公积金服务区 4 类业务专区,1 个无差别综合受理专区以及N个特色服务区。2024年政务服务中心持续巩固“综合一窗”改革成效,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授权承办26个部门917项政务服务事项,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统一出件”模式运行,加快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加大“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广与应用。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成立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员干部为核心的“金胡杨帮办代办志愿服务队”,向广大企业群众提供企业开办、项目投资、社会事务、一件事及“绿色通道”、上门服务、延时预约等高效、便捷、暖心的政务代办帮办服务。2024年共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免费复印29165件、办理身份证免费拍照1703件、咨询解答22292人次、引导服务22891人次、开展帮代办服务64472件、助老幼病残服务463件,延时预约服务785人次,办理“高效办成一件事”969件。成立企业服务专区,设置企业会客厅,梳理涉企服务事项128项,吸纳企业服务专员43名,帮办代办服务企业520家,办理涉企服务办件2710件,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340件,2024全年共办理各类办件337445件。



教育事业

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扩容提质,累计下达义务教育薄改能力提升资金、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1693万元,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显著提升;投资4810万元建成额济纳旗第二小学,教育布局提档优化;实施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工程,下达改善高中办学条件资金1233万元;用好用活教育发展慈善信托,募集资金619万余,用于奖教奖学64.26万元。额济纳旗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共12580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共51626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达1021.45万元、网络多媒体教室共81间。

聚焦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事业单位招聘、“校园招”“智汇驼乡”等招聘方式,先后为中小学引进急需紧缺教育人才8人,教师跨区域交流11人,旗域内轮岗交流教师8人,接收来自包头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直学校“组团式”帮扶教师45名,有效缓解教师短缺问题。截至2024年,全旗现有中小学3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普通中学(含高中)1所,完全小学1所,撤并1所职业中学。全旗在校在园学生共2894人(外来务工子女981人,占33.90%),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906人(外来务工子女647人,占33.95%),其中小学教学班43个,小学在校生1403人;初中教学班15个,在校生503人。高中阶段在校生256人(外来务工子女113人,占44.14%),教学班9个。2024年全旗现有幼儿园6所,其中公办幼儿园4所,民办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732人(外来务工子女221人,占30.20%),教学班29个。

文体事业

在繁荣公共文化事业上取得新成效。成功举办第二十五届额济纳金秋胡杨生态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暨第二届“千年胡杨·百年姻缘”主题创意活动及其他(8+N)系列活动,策划组织“苍天千峰驼羔”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农牧民歌曲大赛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80场,惠及群众10万人次,“和美乡村•家门口的村晚”入选文旅部2024年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组织开展额济纳旗第三届全盟“毛毡刺绣、毛艺、绳索”手工艺比赛、2024年第二届土尔扈特发髻制作赛、遇见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韵——土尔扈特发绣实践活动等非遗活动19场;额济纳旗3家文化户入选2024年全区文化示范户;乌兰牧骑开展惠民演出146场,创作文艺作品17部,歌舞情景剧《胡杨红》入选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剧目展演月活动参演剧目,“网上乌兰牧骑”推文109余部,点击量高达28万次;完成额济纳旗边远分散牧户电视宽带网络信号覆盖民生实事项目,安装入网156户,维护“户户通”1223户。全力做好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工作,图书馆接待读者3.8万人次,借阅书6.5万册次,流通图书25次7700余册,开展阅读推广活动110场次;博物馆成功晋升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开馆263天,接待观众3.5万人次,开展临时展览6次,馆际交流3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接待观众2.5万人次;文化馆开展艺术辅导培训152场次,参与人数5000余人次。


社会保障

促进就业政策落地见效。2024年发布用工信息263条,提供就业岗位594个;累计城镇新增就业36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27%以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0万元,为163家企业发放援企稳岗补贴64.05万元;为58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50.42万元,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6期,参训人员193人次。推动劳动关系更加和谐。2024年办理各类平台及现场投诉线索案件183起,实际涉及劳动者135人,追回劳动者报酬149.73万元,结案率100%;开展专项执法监察行动3次,日常监察18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工作3次;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51件,已结案51件。全力推进社会保险参保扩面。2024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8540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669人;为旗内124名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领取农牧民和城镇居民养老待遇的人员在现有发放标准基础上提高10%。


卫生事业

在经历了疫情的洗礼后,额济纳旗在原有医疗基础上持续加大就医环境条件整改力度,额济纳旗人民医院在原有远程医疗基础上,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酒泉市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达成联盟、签订医联体协议,依托“智慧医疗”实现远程医疗资源共享,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

不断完善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宣传活动,在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积极推广高危行为干预措施,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措施上下功夫,不断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有效防范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同时,开展职业病、食源性疾病等相关疾病监测与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职业卫生、食品安全、口腔卫生、饮用水卫生等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2020年7月,额济纳旗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荣誉称号。

积极贯彻落实《2011-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妇女发展纲要》和《2011-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儿童发展纲要》。自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以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0%以上,3岁以下系统化管理率97.2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7.48%。2020年额济纳旗将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后,截止目前,已完成新生儿听力筛查131人,无创DNA检验79人,唐氏筛查83人,新生儿疾病筛查137人。孕产妇和出生婴儿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全旗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0。

积极推行改革生育服务管理制度,实现在线生育服务登记,实行服务承诺制、首接责任制。不断完善出生人口监测预测机制,健全出生人口登记和信息采集制度,建立人口信息共享校核机制。在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基础上,对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发放特殊家庭一次性扶助金,推动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2019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加大对老年人的关注度,积极开展老年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旗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额济纳旗敬老院签订协议,每年定期为敬老院的老年人和全旗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做到老年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高。累计投资7834万元,建成投用旗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和策克口岸鼠疫野外实验室等项目;购置核磁、负压救护车等医疗设备96套,医疗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招聘引进紧缺人才106人。加大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力度,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北京306医院)签订长期对口支援帮扶协议,利用五年时间,带出一批骨干人才、填补一批技术空白,进一步缩小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差距,满足旗域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我旗荣获“国家卫生县城”“自治区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自治区卫生应急规范旗”荣誉称号。